客服热线:19138001309

劳模的十年搬“砖”路

   2023-05-31 央广网 271 0
核心提示:2023年“五一”假期前夕,刘涛正在车间里与同事探讨提高产量的办法、安顿假期的维修技改工作、为去榆林分公司做筹备……工作脚步并未因假期即将到来有所缓慢。“你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了!”同事一条信息从聊天界

2023年“五一”假期前夕,刘涛正在车间里与同事探讨提高产量的办法、安顿假期的维修技改工作、为去榆林分公司做筹备……工作脚步并未因假期即将到来有所缓慢。

“你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了!”同事一条信息从聊天界面突然跳了出来,刘涛看到自己名字的的确确出现在相关网页上,他又快速核对好公司名字。“我有些激动有些懵,同事们的欢呼声也响在耳边。”他觉得总算劳有所得,脑袋里又快速蹦出“不能骄傲,手头的工作还没干完”。回忆起当日发生的情景,刘涛仍激动难掩。



刘涛今年33岁,在砂加气混凝土产品相关行业里已有10年工作经验,目前就职于西咸新区秦汉新城一家成立于2013年的民营企业——陕西凝远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凝远新材),这是我国西部地区综合规模最大的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材生产商之一,产品包括装配式建筑、水利工程及城市轨道交通所需的预制构件等。

“一技傍身”的由来

刘涛进入这一行,很是偶然。多年前,他在专业栏里选了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我以为是做航天材料,到学校才知道就是百姓们常说的烧窑技术。”既来之,则安之,干一行,爱一行。刘涛心想能掌握一门传统手艺也不算辜负青春,“毕竟烧窑也能烧出秘色瓷、元青花、郎窑红,当然也有瓷砖和卫浴,也算是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然而世事难料,2012年,刘涛毕业时恰逢陶瓷行业不景气,在残酷激烈的就业压力面前,刘涛另辟蹊径,选择投身水泥行业就业。上班仅俩月,公司因效益不好裁人,作为新人的他首当其冲。“刚毕业就失业”的他痛定思痛,从此坚定了走“技术派”的决心:“我想起老师的话,技术傍身,日积月累,终能成器。”

有了方向,投简历范围也有针对性,2012年11月,一家公司向他发出技术部实验员的面试邀请,刘涛远赴成都,自此踏上了与加气混凝土的结缘之路。



众所周知,混凝土就是按照一定比例调和的水泥和砂石。而加气混凝土,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在硅质材料和钙质材料中掺加铝粉等发气剂,制作的轻质多孔硅酸盐制品,因为制作完成之后的这种混凝土本身带有大量均匀而细密的气孔,所以叫做加气混凝土。加气混凝土质量轻,不会对钢筋等建筑基础架构本身造成额外的重量,所以在一些特殊的建筑身上,应用极为广泛。

因为起步较晚,2012年加气混凝土在国内属于行业小众,仅有一本教程类资料可参考,又正值产品升级之际,必须占领技术高地才能抢占市场先机。求助无门的刘涛只能选择最“笨”的办法——在一次次亲力亲为的实验中找到生产加气混凝土的“最优解”。“一年内,我和3个同事加班加点,总共完成了400多组适配实验。”从每次实验品取样到实验成果检测,刘涛都亲自上阵,认真观察、详细记录,做到对每一个环节“心中有数”。功夫不负有心人,400多次现场跟踪和观察,让他摸清了加气混凝土的特性以及不同原材料对于发气过程及制品强度的影响。“那时候我才算真正入了门。”刘涛谦虚地说。



天道酬勤,从单纯的试验到工艺控制,再到全面接触生产;从工艺要求监控层面扩展到实际执行层面,刘涛带着对技术的敬畏和信仰,一路在实验和生产一线摸爬滚打,用5年时间完成了从“门外汉”到“技术流”的华丽转身。期间,他远赴重庆一家新开的专业公司就职。凭着丰富的经验和认真踏实的作风,在他到职3个月后,公司板材生产迅速步入正轨,并成为重庆地区第一家可以大规模生产加气混凝土板材的企业。

2017年,考虑到专业技能已有小成,加之自己年龄渐长,刘涛辞职回到老家西安寻找合适工作。彼时,凝远新材刚建设了30万立方米砂加气产品生产线,是陕西第一家砂加气产品生产企业,刘涛找到了自己奉献家乡的“主战场”。

“一条新产线”的崛起

想来在熟悉的领域,肯定是如鱼得水,但现实又给了刘涛重重一击。“我3月1日入职,3月3日上班时,发现公司生产的板材出现批量性开裂现象,而且是整釜连续出现,根本无法修补,也无法裁切,好好的‘板材’成了‘废材’。当时大脑一片空白,我蹲在地上半宿都缓不过来。”后来的两个月内,又因种种问题,产品质量忽好忽坏,他更加意识到,骄兵必败,这个工艺远比自己想象的更复杂。如果问题再不彻底解决,公司损失不可估量,未来发展也将岌岌可危。

刘涛很快调整自己的心态,他重新拾起了自己的“笨”办法——在两位师傅的指导下,开始一次又一次地跟踪、试验、调整。“搞技术哪有什么捷径,搞不懂就学,就试,就全力以赴找办法。”刘涛这样给自己鼓劲。最终,他凭着一股子钻劲、一股子韧劲和一股子不服输的狠劲,确定了问题根源,解决了产品裂纹问题。



随后,刘涛又马不停蹄地为生产人员培训技能和专业知识,和生产人员一同探讨生产流程,力争做到让技术“落地生根”,大大优化了工艺生产流程。“这是我10年搬砖生涯里最苦的一年,我把从成都带回来的工艺员教程翻了不下20遍,每日蹲在车间看生产,累了就趴着眯会。”盯完生产盯产品,他经常不顾形象地爬上坯体找缺陷,对每批产品都看得仔仔细细,从前到后“地毯式搜索”找裂纹。“单位距离我家只有一个小时的路程,我只有国庆和过年回去两次。”也是那一年,他的专业技能在一线实践的加持下突飞猛进地增长。

凭着过硬技术,2018年开始,刘涛同时负责生产调度和车间管理工作,将板材单班产量由4釜提升到6釜,月产量由约1万方提高到最高1.8万方。2021年,他负责管理的车间也实至名归地被授予“西安市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此外,他还参与研发项目、申报专利及技术革新奖,由参加行业内的“三标一体”审核到负责组织“三标一体”审核,不仅系统了解了整个管理体系的建立过程及控制要点,也为后期的车间管理工作打好了基础。



现场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关键所在,也是自己成就一身本领的“练兵场”和“梦工厂”,“泡”在生产一线搞科研已经成了刘涛的习惯。在凝远新材获得授权的36件专利中,刘涛一人就参与了7件。其中,由他撰写的《配置单层钢筋网片生产蒸压加气混凝土隔墙板》等4个项目分别获得陕西省建材行业技术革新奖一、二等奖,参与的《一种预埋线盒线管的砂加气混凝土板材及其制备方法》项目获得美国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清洗加气混凝土切割刀具的装置》《用于加气混凝土蒸养车的车轮轴承润滑装置》等项目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编写的论文被评为中国加气混凝土协会年会优秀论文。如今,国内的加气混凝土技术工艺水平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这正是许许多多个“刘涛”,在创新创业的雨林中摸爬滚打的结果。

“一个事业部”的组建

刘涛今年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绝非偶然。早在2019年,他就被评为西咸新区“十大质量工匠”;2020年又被评为西安市劳动模范,2022年获得了陕西省建材行业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过往的成绩见证着他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作风,他直言离不开公司成长与领他进门的两个师傅。



与此同时,凝远新材也迎来突飞猛进的发展。公司去年第一次入选科技型中小企业库,被认定为“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凝远新材目前有10家控股子公司,800余名员工,其中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203人。过硬的产品质量也使其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和万科、绿地、保利等多家公司开展合作,在战略布局上确定了构建装配式建筑“一头两翼”的发展格局,持续强化制造环节,致力于上下游完整产业链,向纵向一体化延伸发展。

刘涛负责的砂加气产品生产线因业务拓宽,2022年在榆林开设了分公司,今年咸阳基地加气二期项目即将建成,加气事业部正式成立。“车间由1个变成3个,原来只负责技术和生产,现在需要人、机、料、法、环全面管理。”在他看来,这是肯定与奖励,也是责任与压力。



如今的他两头奔波。“现在就是要驻扎在榆林,让这边的人、机器、工艺加紧磨合,学会配合,早日达到应有的产量。”在长达10年的工作里,刘涛有自身的一套经验。“管人,要多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遇到难题自己首先要搞懂再提出合理要求,定下的目标必须是在合理范围内,也必须通过奖励机制提高人的工作积极性。”他说也不能完全信赖与依靠机器,必须提高警惕时刻不能放松,安全是生产头等大事。

“我做的是加气混凝土,又称加气砖,所以我把自己这10年的工作经历叫做‘10年搬砖路’。”刘涛在一次分享会上幽默地说。分享完10年工作经历,他说借用公司大门前石壁上刻的话与大家共勉“功不唐捐,玉汝于成”,这是他的信仰,亦是他践行的宗旨,更是他过去10年的真实写照。

(来源:央广网)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2025韩国首尔五金工具展|韩国多功能工具展|Tool Tech

上一篇:

「2023.7.6-7 重庆」2023中国水泥节能与新能源发展大会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2993574855@qq.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