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指鼠为鸭”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为此,我一边哗然风口浪尖上真实事物的荒谬评判,同时也在思考,家装行业的中的“取名艺术”,在某种程度上是不是也存在着“指鼠为鸭”的嫌疑?
我家装行业干了8年,这个人人口中的“水深”行业衍生出来的问题,让我不禁想到指鼠为鸭已经成为常态。
更魔幻的是家装行业取名的艺术,让消费者对此常态还抱有欣然接受态度。
当然,造成这种现状的主导者是商家,但其中,也不乏消费者对不同东西的执念,导致这些问题的发生。
本期,可能会得罪部分人,但字字实情!
对实木的爱
世界上最不讲道理的大概就是偏爱了,在家装中,如果对一种材料有偏爱,选择时,就自带好感成为加分项,比较凸显的是实木。
别说别人了,我一个家装行业深耕多年的人,也深爱实木,然而,我口中的实木,是真实的木头,不是实木××,也不是分成小块在拼接的木头。
比如,指接板,虽为实木,但其实由多块木头锯齿拼接时,是需要胶合的,含胶虽少,终究是含了胶,环保等级就会下降。
与之类似的还有胶合板,多层实木用胶粘合,常常被称为“实木”,外行人看着确实是真实的木头,并非压制的板材,然而何尝不是一种指鼠为鸭。
还有更让人瞠目结舌的冒充,用价格相对便宜的橡胶木,去冒充橡木,实木贴皮类冒充原木,追问的结果是得到含糊其辞的应付,不问便会被蒙在其中不自知。
说到底,造成这种现象,一方面是商家的狡诈,另一方面是自身知识的欠缺,不光是咱这些消费者,还有那些跨行速成的销售员。
说到这,以上最起码还与木头沾了边,最可笑的是板材不知何时,也与实木挂了名。
比如,中密度纤维板(MDF)叫成了实木微粒板; 均质刨花板(PB)“命名”为实木颗粒板; 胶合板(MB)非要叫实木多层板; 细木工板(BB)也有艺名叫生态板; 定向刨花板(OSB)硬说成实木切片欧松板; 层基材薄板(LVL)也不甘示弱叫科技木。
听完这一切,我好像突然理解了,起名艺术的根源所在,还不是因为我们爱实木,“闻胶丧胆”,往好的方向想,这是不是也是一种被偏爱迎合?
迷惑的是各个品牌商家,他们有自家品牌还不够,还要再安排一个洋名字,难道这是传说中的“多条腿走路”,多一种可能?
Wood Roy
与此乱象类似的还有地板,好的一点是,叫法基本与柜子板材类似,一个会甄别了,另一个也不至于被蒙混。
对远方的向往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很多人心中种下一颗“洋种子”,然后迎合市场需求,各行各业开始逐渐“洋化”。
家装行业也不例外,从品牌名,比如蒙娜丽莎、马可波罗、诺贝尔、慕斯等等,在请个外模包装一下,非深究还真的难辨;
再到风格名,轻法式、简欧、日式、侘寂风,这些远方的名字好像都充满滤镜色彩。
更意外的是,地球都不能满足向往了,开始往太空进征,比如常听到的太空铝,虽然最早用于航空器材的制造等高科技领域,但现在已经因高性价比走进千万家了,但挂上太空的名字,就让人觉得高端,殊不知部分厂家是用回收料加工的;
再或者太空舱,沙发形容舒适度都用上了太空舱,紧俏到狭小的空间都能叫作太空舱式睡眠体验,更有太空舱名宿,这些实际,要说与太空有关系,也是不好压迫体验。
对石材的爱
如果说前两者是对高品质的追求,那么对石材的爱,应该说是对自然的崇尚?
殊不知,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石材都并非天然石,而是用各种碎石、粉粘合而成的人造石,也叫合成石。
这其中,包含岗石、石英石、岩板、微晶石、琦美石等一系列名称的石头,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人造石,在性能方面,牢固程度、渗水率等不见得比天然的石头差。
而且相比天然的石头,人造石性价比较高,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人造石就是人造石,没必要取这么多的艺术名,去混淆视听或者因此来提高价格。
对物理规律的无视
物理规律其实是非常神奇的自然规律,只是不知道那些物理规律名称,什么时候也跑到家装领域来了。
比如汽车的零重力座椅,这不是瞎扯呢么,再怎么舒适也不可能是失重漂浮的状态;
再比如0压力床垫,刻意强调舒适层的片面,而忽略支撑层,对于处于身体发育期的儿童,和腰椎不好的人群、老人,其实并不友好;
然后是悬浮床,听着、甚至看着都是悬浮的样子,实则还是有较细的床腿,或者视觉盲区的支撑板,悬浮只是一种错觉。
写到最后
我知道,看完这些大家的第一反应是诧异、无奸不商,实则,我觉得更应该反省的是我们作为消费者的态度,同时,增加知识能力,注意辨别,别误入迷魂阵还沾沾自喜。
当然,也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呼吁取名规范,减少艺术成分混淆视听。